为深入推进学院文化育警工作,探索文化育警与公共艺术教育的创新发展路径,5月13日,国家博物馆书画院院长杨军应邀到校开展《传统文化与品格修养-以人品和书品的关系为例》学术讲座,讲座由徐晓慧校长主持。


杨军院长是国家博物馆书画院院长、研究馆员,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导师,国家博物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博士后导师。国家社科基金、国家艺术基金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评审专家,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、学术委员会委员。
杨军院长凭借深厚的文化功底,旁征博引,以“书品”与“人品”的关系为主线,带领大家探寻传统文化与品格修养的深刻内涵,将传统文化知识如展开的精美画卷,徐徐呈现在师生眼前。从甲骨文刀刻的铿锵到《兰亭集序》的飘逸,从颜真卿《祭侄文稿》的家国大义到郑板桥“咬定青山”的文人风骨,笔墨纸砚间流淌的不仅是艺术之美,更是中华民族“修身齐家”的处世哲学。讲座不仅让师生近距离领略书画艺术大家的风采与智慧,更以传统文化为滋养,坚定了初心使命,为培养新时代高素质警务人才注入强大的文化动能。
徐晓慧校长主持时强调,公安院校承担着为党育人、为国育才、为警铸剑的神圣职责。要充分发挥文化育警功能,全面激发文化育警赋能效应,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,积极培育传承光荣传统、富有时代精神、彰显公安特色的校园文化。

5月13日下午,杨军院长参加了由公共基础教学部举办的“文化育警与公安院校公共艺术教育”研讨会。杨军院长和来自郑州大学、河南师范大学、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的十余位专家学者围绕文化育警、高素质警务人才培养、校园文化活动、通识课程建设等问题与公共基础教学部教师进行了深入交流,提出了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建议。
(供稿 公共基础教学部 文/靳琪慧 图/魏欣 白兰)